盛治仁/面對死別的勇氣與抉擇


結合物理、化學、生物…等多元化的科學,【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】精選雜誌內容,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。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?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,【常春EVERGREEN】幫你的健康打底,人生加分!
無法正常瀏覽圖片,請按這裡看說明  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,請按這裡線上閱讀
新聞  健康  財經  追星  NBA台灣  udn部落格  udnTV  讀書吧  
名人堂電子報
2019/06/06 第1706期 | 訂閱/退訂 | 看歷史報份
 
名人觀點
盛治仁/面對死別的勇氣與抉擇
盛治仁聯合報

最近在TED上面看到一場演講,講者Lucy Kalanithi分享同為醫生的先生,在三十六歲罹癌,三十八歲辭世,兩人面對死亡和分離的心境。

因為兩位都是醫生,了解疾病的專業知識,所以一方面在理性上明白自己面對的狀況,另一方面因為在工作上就必須面對生離死別,他們做了一些平常人不容易做到的事。

首先,他們選擇坦誠溝通。先生明白表示希望太太未來再婚,兩人誠實說出自己面對即將分離的各種安排的想法,也同意生小孩。他們也把預立生前醫囑看成結婚誓詞一樣,都是一種對對方的承諾,要好好互相照顧,在對方不能的時候代替另一半向醫生發言,讓他的心願能夠得到該有的尊重。

其次,他們選擇調整化療方式,讓先生可以繼續腦神經外科醫師的工作,等到病情惡化時,工作內容則調整為寫作,記錄自己的角色轉變和心路歷程。要能夠這樣做,必須搭配特定的藥物,也有程度不一的副作用。病人清楚表達自己要怎麼過,而醫療團隊則盡力協助達成。

在我觀察及體驗的不多醫病互動案例裡,一方面病人或家屬,不論病況如何,只求盡量延長壽命。另一方面醫師則扮演相對較權威的角色,提供的是結論,而不是經過病人比較不同作法後的選擇。

Kalanithi在演講裡也提到,在美國一份研究中顯示,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醫療的選項上可能存在的選擇。而事實上,有約廿五%的人自身或目睹病人受到過多或是違反自己意願的治療。這不一定是醫生的問題,關鍵是病人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,並且清楚表達,否則醫師也無法有讀心術或越俎代庖做決定。

選擇生命長度或是生活品質,沒有對錯,都是屬於個人的勇敢決定。重要的是病人自己了解不同選項的後果。這個先決條件就在於溝通順暢的醫病關係。不只重大疾病如此,所有醫療行為和手術,病人都應該充分了解,並且勇於說不。

作為一個沒有什麼醫藥知識的人,聽了這位醫師的演講之後,也開始思考自己面對病痛的態度。過去生病時,基本上不會多想,醫師怎麼說就怎麼做。後來遇到一些狀況,會努力找尋資料,但麻煩的是,許多既存說法是相反的,沒有一定的醫學背景很難做出判斷,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的困擾。

看到醫生面對這麼多門診的病患,也實在不好意思耽誤太多時間問問題,只能希望整體醫療環境和資源能夠逐漸改善,讓醫病關係的互動限制能夠減少,病人可以得到更多詳盡的資訊,來幫助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
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,從處理身體病痛的選擇,到面對生死的態度,都是必修的人生功課。任何人不管財富地位和能力,都戰勝不了時間。生命就是不斷地循環。看到孩子逐漸長大,也意識到自己慢慢變老,更會深思生命的意義。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的方向,自己也能夠活出有價值的生活,努力的愛與被愛。(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)

最後的交響曲—九的魔咒(馬勒)
貝多芬之後的許多作曲家都在第九號交響曲止步,生命在未完成第十號交響曲前,嘎然驟逝。究竟這是迷信,或者確有冥冥力量牽引,就讓我們一起從樂曲中抽絲剝繭,讓音樂說話!

張大千也愛吃!「大千宴」料理重現大師食譜
為配合故宮博物院「巨匠的剪影-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」,晶華故宮特別推出「大千宴」,以張大千所私藏的四川料理為主軸,推出粉蒸牛肉、大千雞等13道特色料理。
 
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「聯合線上公司」或授權「聯合線上公司」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,
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。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,請【
聯絡我們】。
  免費電子報 | 著作權聲明 | 隱私權聲明 | 聯絡我們
udnfamily : news | video | money | stars | health | reading | mobile | data | NBA TAIWAN | blog | shopping